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26|回復: 0

[認識疾病] 胸悶心悸失眠 胃食道逆流在作怪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1-3-21 09:08: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胸悶心悸失眠 胃食道逆流在作怪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西醫整合醫療科醫師許睿杰說,胃食道逆流疾病在中醫臟腑理論中與肝脾胃關係最為密切,一位50歲陳小姐胃鏡檢查曾經有胃潰瘍與胃食道逆流問題,近幾週因為生活壓力大又開始有火燒心、泛酸與胃悶脹,同時還出現胸悶心悸、頭暈、失眠跟莫名其妙的恐慌感。許睿杰醫師從望診中就能感受到病人的緊張不安,查其舌苔微黃膩,切診發現左關脈弦右關脈滑兼無力感,診斷後以肝胃不和來論治,運用加味逍遙散合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三週後,除腸胃不舒服已好轉外,頭暈與失眠逐步改善,甚至連恐慌感也不見了,順利將困擾多時的問題解決掉。

許睿杰醫師表示,食道與胃之間的賁門是自律神經所控制,平常是關閉的所以能阻絕胃酸逆流。但是賁門若有不正常的開啟等功能減弱情形,胃酸就容易逆流引起心下灼熱(俗稱的火燒心)或泛酸(俗稱的溢赤酸)症狀。平日工作與生活壓力容易使得交感神經處於相對亢奮狀態,這會抑制腸胃蠕動功能也會使得賁門功能失調;而假日暴飲暴食若超過胃的容量,也是會影響賁門括約肌功能;另外近年來飲食西化結果,民眾攝取大量高油脂與高熱量食品則會減慢胃的排空速度,導致胃酸逆流至食道引起種種不適;患者的典型症狀即是「若再加上中醫理論與臨床觀察,胃食道逆流引起的腸胃氣機升降失常時常合併頭暈、疲倦、失眠等諸多症狀。

許睿杰說,胃食道逆流疾病在中醫臟腑理論中與肝脾胃關係最為密切,食道屬於胃,與脾相表裡,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與升清,脾胃一升一降是人體氣機升降的樞紐,而脾胃運化又與肝的疏泄功能密切相關。臨床上常見患者是因為情志不暢、肝氣鬱結而影響胃腸氣機升降失常。若只服用一般民眾較為熟知的中藥制酸劑”烏貝散”(烏賊骨+浙貝母)來治療僅僅只是減少胃酸分泌,這樣只有治標的一時效果,中醫師會依個人體質給予適合方劑來幫助解緩情緒上壓力與幫助腸胃蠕動功能,例如壓力大易緊張患者需用疏肝解鬱、養血柔肝等方劑來緩解自律神經的不平衡,而胃腸濕熱的患者則需加入清熱化痰濕的中藥,久病導致胃腸虛弱的患者則需要益氣健脾滋陰等原則來調理腸胃蠕動功能等等,針對不同證型常選用方劑有四逆散、逍遙散、半下厚朴湯、半夏瀉心湯、溫膽湯、香砂六君子湯、旋覆代赭石湯…等等。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9 17:11 , Processed in 0.1018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