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15|回復: 0

[認識疾病] 醫曝:早期肺癌幾乎零症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1-4-8 08:54: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醫曝:早期肺癌幾乎零症狀

35歲的李小姐近期安排全身健康檢查,自覺身體強健的她卻意外地在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中發現右上肺葉有一顆淡淡的毛玻璃狀病灶。經主治醫師判斷後,懷疑有極高機率為惡性腫瘤,遂安排住院手術。李小姐在術前完成電腦斷層導引,精準定位病灶,以不插管的形式進行全身麻醉胸腔鏡手術,術後傷口僅3公分。麻醉消退當晚,李小姐就恢復進食,能自主下床散步,術後第二天就平安出院了。

亞東醫院胸腔外科醫師林玠虢表示,李小姐的肺部病灶經化驗結果顯示為第零期肺腺癌。根據108年衛生福利部國人死因統計指出,惡性腫瘤蟬聯十大死因之首,肺癌更連續38年佔死因首位,而當中又以肺腺癌為大宗。但由於早期肺癌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因此像李小姐這樣不做檢查,根本不知道自己罹患肺癌的例子不在少數。

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檢查揪出無痛、無感肺腺癌。所幸近年來,國人健康檢查的觀念愈來愈普遍。

林玠虢醫師說,目前「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是CP值最高的肺癌篩檢方式,不僅能在早期有效地發現肺部病灶,輻射劑量更只有傳統電腦斷層檢查的1/6至1/10。

林玠虢醫師指出,由於早期肺癌無跡象可循,以肺部毛玻璃狀病灶為例,可能不會產生任何不適症狀,但在低輻射劑量電腦斷層的檢查下,病灶會呈現出淡色顯影,可供醫師判斷是一般組織發炎或是早期肺腺癌。

醫師強調,由於肺腺癌發現不易,因此不論肺部病灶多麼微小,都建議切片檢查,甚至是開刀摘除。林玠虢醫師表示,通常手術前會偕同影像科專家,以電腦斷層染色定位後再進行手術,手術間同時完成病理診斷和腫瘤切除,降低大部分惡性轉移的風險。

林玠虢醫師提醒,每位民眾都需要個別評估自身風險因子,如年紀、抽煙史、家族癌症病史等,如有任何疑慮或不適感,可以盡快與胸腔科醫師一同討論治療計劃,遠離肺癌。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1 15:17 , Processed in 0.09998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