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67|回復: 0

[保健資訊] 人工關節反覆感染化膿 「3D列印骨水泥抗菌治療」術後繼續趴趴走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1-4-20 05:16: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台灣廠商自行研發的3D列印骨水泥活動式抗菌模具,手術取出受感染的膝關節金屬並適當清創後,覆蓋抗菌的骨水泥關節模具,術後仍可彎曲膝關節,且適度的使用助行器活動。

一位72歲林姓老翁,因人工膝關節術後反覆腫脹及膝窩出現膿泡,經檢查發現為麴菌感染。因抗生素注射控制感染的效果不佳,且為了讓病患舒服順利度過感染治療期,醫師採用台灣廠商自行研發的3D列印骨水泥活動式抗菌模具,手術取出受感染的膝關節金屬並適當清創後,覆蓋抗菌的骨水泥關節模具,術後仍可彎曲膝關節,且適度的使用助行器活動。

3D列印技術+骨水泥活動式抗菌模具 讓手術更順利
人工關節是老年人最普遍也是最成熟的手術之一,成功率高且併發症機率低,但偶爾還是有感染可能性,如有發生感染狀況治療會相對困難,且可能需暫時移除植入物,並置入骨水泥固定關節,使活動受限。

安南醫院骨科主任張伯群醫師表示,過去在處理關節感染相關問題時,會使用傳統方式植入抗菌骨水泥塊,而且關節會長時間固定,後續的結疤和僵硬會造成重置手術困難和復健時間拉長。承載3D列印技術的骨水泥活動式抗菌模具讓醫師手術更順利,也讓病患在感染治療期間更舒適及方便。

成功人工關節置換 首要條件避免感染
張伯群醫師提醒,成功的人工關節置換的第一條件是避免感染,手術前醫師會盡可能地降低人工關節感染的可能性,除了維護良好局部皮膚狀況與處理香港腳等舊疾外,慢性病更需良好控制,比如血糖血壓或呼吸道問題,而肥胖也是常見不良因子之一。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1 15:20 , Processed in 0.08216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