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49|回復: 0

[生活健康] 溫水泳池危機-綠膿桿菌熱足症候群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1-6-19 09:06:1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溫水泳池危機-綠膿桿菌熱足症候群

何為綠膿桿菌熱足症候群?

綠膿桿菌熱足症候群這個診斷首次於2001年被學者提出。初次被發現是在1998年,當初有一群使用同個社區溫水泳池的小朋友,先後出現了在腳底腫痛的紅色硬塊的類似症狀,事後細菌培養出綠膿桿菌,因而得名。

有哪些症狀?

根據統計,症狀會在接觸池水的四十個小時之內陸續出現。最起初是腳底的劇痛,接著在幾個小時之內會出現許多紅腫熱痛的硬塊和結節,甚至痛到無法走路。某些極端的情形下,甚至連穿上鞋襪或接觸到被單都會產生劇痛。最好發的部位是腳趾腹、足底前緣靠近腳趾頭的地方以及足跟。少數小病人伴有發燒和淋巴管炎(紅色線形的皮疹)。

為什麼會得到?

綠膿桿菌是一種喜歡生存在溫水中的細菌。無論是溫水泳池、溫泉、水療池、三溫暖等都常可發現它的蹤跡。綠膿桿菌所引起的毛囊炎(也稱溫泉毛囊炎)是相當常見的皮膚疾患。相較而言,熱足症候群則比較少見。目前假說認為,由於許多泳池底部都故意做成粗糙的表面來防止滑倒,這些粗糙的池底不斷摩擦腳底造成微小的創傷,使綠膿桿菌得以趁虛而入。同時,孩子皮膚表面的角質層也較成人來的薄,因此較容易得到綠膿桿菌熱足症候群。

治療方法

所幸大多數的綠膿桿菌熱足症候群通常是不需要藥物治療的,將腳抬高、口服或外用止痛藥以及冰敷,來緩解疼痛感;絕大多數的孩子在14天內症狀可以完全康復,近9成在7天內痊癒。

不過更重要的是,預防勝於治療。一旦某個泳池或溫泉池發生綠膿桿菌熱足症候群的案例,應該要徹底的消毒,避免群聚感染。光用一般泳池消毒的氯化物是不夠的,必須要徹底清潔池底,使用四級銨類的消毒劑以及臭氧處置才能根除綠膿桿菌。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1 16:35 , Processed in 0.11636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