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41|回復: 0

[認識疾病] 夢遊與遺傳大相關 發生率高10倍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1-9-17 09:41: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夢遊與遺傳大相關 發生率高10倍

許多父母曾看過自己小孩睡到一半,眼睛還閉著突然從床上起身,到廚房、到浴室一陣摸索,叫他也沒什麼反應,最後又自己跑回房間睡覺的場景。醒來之後詢問孩子晚上的事情,他似乎什麼都不記得,這樣的狀況可能就是所謂的「夢遊」。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一般精神科醫師陳佩琳表示,小孩子第一次發生夢遊的時候父母應會感到緊張,擔心孩子閉著眼走路會不會磕著絆著,不過觀察幾次以後會發現,在熟悉的環境中,即使閉著眼走路孩子似乎也能避開大部分的危險。

陳醫師指出,夢遊是睡眠疾病中相當普遍的一種,尤其好發於孩童,十一歲以下幼童的發生率高達百分之四十,之後隨著年齡漸長發生率逐漸下降,成人發生率僅為百分之二到六。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手冊的診斷標準,夢遊的定義是「在睡眠中從床上起來到處走,有一個面無表情瞪眼的臉,對他人的溝通通常沒有反應,很難喚醒,且常反覆發作。」

夢遊的發生與遺傳大有相關,家族中有夢遊史的人,發生夢遊的機率是一般人的十倍,其他可能誘發夢遊的因素包括睡眠剝奪、發燒、酒精、藥物、與壓力,其中有多項精神科的藥物被認為與夢遊有關,包括佐沛眠、帕羅西汀、舍曲林、鋰鹽、奧氮平等,除了精神科的藥物以外,部分抗生素、抗癲癇藥物、氣喘藥物等,也曾被報導出現夢遊相關之副作用。

所有藥物中,佐沛眠(Zolpidem,商品名史蒂諾斯)的夢遊副作用最廣為人知,其神經系統副作用包括嗜睡(2%)、頭暈(1%)等項,夢遊則極少見(小於千分之一),其行為可能相當複雜,如睡夢中駕駛、進食、打電話、性行為等,當藥物與酒精共用或是使用超過建議劑量時,行為障礙的機率隨之增加。

夢遊行為發生家中這樣相對安全的環境,不一定會對他人造成影響,若超出安全範圍如開車到上路、與配偶以外的人發生性關係、打電話影響急難救助系統或政府機關,可能會造成自己或他人的困擾,甚至讓自己吃上官司,不可不慎,建議有複雜夢遊行為的病患,先向精神科醫師諮詢,再討論治療方式,才能保障自己以及他人的安全。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3 22:13 , Processed in 0.2518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