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60|回復: 0

[生活健康] 好好洗澡能養心!血管年齡30歲的61歲日名醫這樣洗:避起床後、入浴前要喝水…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3-6-21 15:29: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許多人都有清晨淋浴、泡澡的習慣,認為能幫助自己醒腦、提振精神,為一天做好準備。不過現年61歲,血管年齡卻只有30歲的日本心血管名醫池谷敏郎表示,早上洗澡反而會對心臟帶來負擔,不論是淋浴還是泡澡,都可能產生健康風險,他公開自己減輕心臟負擔的「池谷式入浴法」,提供讀者參考。
百家外掛
池谷醫院院長池谷敏郎表示,他身為血管、血液、心臟的專家,長年接觸諸多患者,許多人都有在早上洗澡的習慣。這看似溫暖身體,「對身體很好」的習慣,實際上會對心臟帶來負擔,並產生3大風險:

風險一:產生脫水、起身頭暈等症狀

起床後昏昏沉沉,這時透過洗澡讓自己打起精神、充滿能量是許多人的必備行程。然而若起床後沒先補充水分,醫師提醒,此時,最不容大意的是脫水、起身頭暈等症狀。

池谷敏郎解釋,洗澡時會流汗,若沒有好好地補充水分,便會脫水;而長時間泡在熱水中,身體會處於血壓下降的狀態,此時若急速站起,腦部無法得到充分的血液,便會出現起身頭暈。建議民眾入浴前後都要留意補充水分。

日本婦產科醫師池下育子也曾指出,睡覺時,流汗、呼吸都會讓體內水分流失,早上起床後因而血液黏稠,並出現口乾舌燥等症狀,建議民眾起床後先立刻喝杯常溫水補充水分較妥。此外,洗澡前後喝水,還能幫助老廢物質隨汗水排出體外,並讓身體與肌膚獲得充足濕潤度。

風險二:空腹洗澡容易因低血壓而頭暈

早晨起床洗澡時,大多數民眾都還未吃早餐。池谷敏郎解釋,空腹容易陷入脫水狀態,當血液中的水分少,便容易造成低血壓,當血液流動停滯,出現血栓的風險便會提高。

而洗澡時血壓低,流向腦部的血液不足,便容易產生暈眩症狀,甚至有昏倒的危險性。池谷敏郎提醒,這個狀況不僅會發生在早上,不論季節與時間,都應留意避免空腹洗澡。

中醫師樓中亮則以中醫角度說明,由於洗澡會消耗元氣,空腹、飢餓時人體較虛,不可再耗元氣,因此不宜洗澡。儘管如此,剛吃飽就洗澡也並非好選擇,此時氣血流向脾胃準備消化食物,洗澡會將氣血分散,影響消化、加重心臟負荷。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9 19:10 , Processed in 0.13918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