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08|回復: 0

[保健資訊] 防中暑泡點生津茶飲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3-6-30 10:08: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防中暑泡點生津茶飲

炎炎夏日,吳小姐頂著大太陽在中午外出辦事,流了滿身汗,趕回公司吹冷氣清涼一下,順便來杯冰涼的手搖飲解解渴,結果下午就開始頭暈頭痛、煩躁噁心,非常不舒服。小心!妳可能已經中暑囉!

大里仁愛醫院中醫科洪怡錂主任說,夏天常見的熱傷害,可分為熱衰竭與中暑兩種,依據西醫學上的定義來說,(1)熱衰竭:是指處在熱的環境下,身體持續出汗,導致體液大量流失,而出現頭痛、倦怠、身體沉重無力、肌肉痙攣、噁心嘔吐等症狀;(2)中暑:是指處在過熱環境,身體無法經由發汗調節體溫,導致身體核心溫度>40.5°C,這時除了上述症狀外,還會出現神智混亂、多器官衰竭的嚴重狀況,可能危及性命,因此需要格外注意。

洪主任還說,中醫學中所說的中暑與西醫定義略有不同,可以區分為陽暑與陰暑:(1)陽暑:大量流汗後,體內津液大量流失,未及時補充水分與電解質,營衛失調,此時應該以生津止渴、清熱消暑為主,常用西洋參、玉竹、麥門冬、淡竹葉等藥物。(2)陰暑:因熱導致微血管擴張與毛細孔大開以散熱,卻因遇寒使毛細孔閉合,濕熱積於體表難以散出,而出現頭痛頸背肌肉、緊繃、身體沉重乏力等症狀;或因大量冷飲損傷脾陽,導致濕邪不化,而出現噁心嘔吐、食慾不振、排便黏糊等症狀。此時應以解表消暑、化濕和胃為主,可用葛根、升麻、白朮、陳皮等藥物。

洪怡錂醫師建議,炙熱的夏天可以泡點清涼生津的茶飲,使用烏梅、薄荷、麥門冬、沙參、玉竹、桑葉、淡竹葉等藥材,幫身體補充水分、疏風清熱。除了用藥以外,刮痧也是中醫常用來處理中暑的好方法,建議選擇肩背部與後頸部等肌肉豐厚處、太陽經與督脈循行區域進行刮痧,而皮膚較薄與重要血管經過的地方(如頸部前方)則不宜刮痧,以免發生危險。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9 11:49 , Processed in 0.10012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